翻页   夜间
有度文学 > 走在这条人生路上的随笔 > 185章 有些人喝酒的时候为什么要吃肉
 
  酒,一种受众广泛的日常饮品,同时也是走亲访友的送礼佳品,兼备饮用、社交、文化等多重内涵。

  毕竟酒后吐真言

  自己喝自己痛快,大家喝一起痛快

  但其实喝酒也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酒间有个说法,最不济的喝酒方法叫“穷喝”,但“穷喝”也得有下酒的东西,起码来一碟花生米才像话。

  稍微进阶点儿则是名菜花毛一体

  那么,喝酒为什么总要就点儿东西?而下酒菜,吃点儿啥才好呢?

  源远流长下酒菜

  喝酒就菜这一习惯显然是找不到发明者的,属于一吃就懂自古有之的人类行为。比如2800多年前的周朝,周宣王喝起酒来已相当讲究,会拿生鱼片就酒。

  从甲骨文到小篆的“酒”

  其实作为一种饮品,专门配以器皿,已经能显出其地位▼

  当然,可以如此讲究的也仅限于贵族阶级

  不光酒器繁多,礼仪规矩也特别多

  显然除了喝着爽之外,已开始具有仪式性功能

  普通平民喝酒虽然没条件讲究,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下酒菜也要逐步升级。到了三国时期,由于喝酒就菜的行为已相当普遍,下酒也有了自己的名字:按酒。

  要俺说,大口吃喝大声哭笑

  这可比那劳什子文人规矩好多了



  人们吃下酒菜,很大原因是为了让饮食体验更佳。无论是白酒红酒还是啤酒,口感都太单一,喝一会儿便觉无聊。这时,一些可以提供丰富口感的小食能够使喝酒的体验变得更有乐趣。

  另一方面则更重要,喝酒的时候伴着食物,更有益于健康。

  十串儿还是五串儿

  其实我们喝的酒进入身体后会被迅速吸收,约20%在胃里吸收,80%在肠道中吸收。为了防止过快酒醉以及空腹喝酒对胃的刺激,就要吃一些东西。相关研究的结论是,饭后饮酒血液里的酒精浓度比空腹饮酒时低70%。

  而如果吃喝酒时的食物是脂肪类,则更能减缓人体对酒的吸收速度。

  饮酒切记适量,且不要忘了下酒菜

  滥饮只能带来痛苦,虽然生活本身才是痛苦的源头

  基于这些考虑,古时候人们常吃的下酒菜就包括肥肉,绿林好汉的“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或许就能大幅提升他们的酒量。

  不过当时的酒度数很低,远不能和今天的白酒相比

  所以大口喝酒是真的可以的当一般饮料来喝的

  具体到各朝代,人们所食又有所不同,比如在文绉绉的宋朝,下酒菜都很小清新——人们流行喝酒就着水果;而从明代以后,便宜且吃起来停不下来的花生米开始流行,并迅速红遍大江南北,发展至今还进化成了花生米配毛豆的“毛花一体”。至于当今喝酒时很常见的凉拌牛肉,在清朝以前这么吃可是要被流放的。

  宋徽宗《文会图》描绘一群文士以文会友饮酒赋诗

  可以清楚的看到各种酒樽、菜肴

  可说是一种极度精致的酒文化了,真太守醉也

  有着悠久历史的下酒菜,也常常出现在名家作品中,于是我们也得以窥见一些名人的下酒偏好。

  比如张学良,喝酒喜欢就着“错菜”。这是他家一位厨师的拿手好菜,每当深秋霜雪降临时,厨师会把各种新鲜蔬菜切碎、用虾油浸泡,入坛密封,腌制几个大瓦坛,第二年春天再取出给张学良下酒。凭借清脆香的口感,“错菜”还被张学良奉为辽菜中小菜的代表。

  还有些人,比如鲁迅的弟弟,喜欢用臭的食物下酒,最知名的“四臭”——臭苋菜、臭豆腐、臭冬瓜、臭卤菜,这些都是他的偏好,一般人可不这么吃。

  而绍兴四臭,苋菜梗为王

  各地下酒菜皆有风格

  具体来说,南北不同地方流行的下酒菜是很不相同的。

  比如皇城北京,老北京民间有“四荤四素”的说法,四荤是猪头肉、羊脑子、牛肚子、鸡爪子;四素为臭豆腐、炒黄豆、南瓜子、独头蒜,任何一样都不是稀罕物,但是就酒特别有就头。往日出酒摊的,肩上挑酒挑,前面放的是酒桶,后面半担装的就是下酒菜。来客随喝随停,随喝随吃。

  一大堆老北京爆肚儿,有嚼劲...

  但如果是比较讲究的大饭店或重要饭局,饭前喝酒时桌上会摆着“四海四山”——鲜螺片、熏黄鱼、醉酱蟹、鞭河虾;水晶肘花、酱卤牛舌、白水羊头、卤水雏鸭。显然,这些菜的段位比前一批高端多了,虽说很适宜下酒,平日里喝酒是舍不得就这些的。

  编辑已经馋了

  在北方也有更具普适性一些的下酒食物:烧烤。一年四季,北方食客喝酒都少不了烤串,尤其在一些夜宵摊点,叫上一盘烤羊肉、烤鱿鱼、烤韭菜,一伙人聚在一起喝酒,边吃边喝边聊,相当尽兴。这时候,喝酒就的不光是烤串了,更是这种热烈的氛围。

  喝酒配一切,烤串串一切

  另外,猪耳朵、猪头肉以及各种卤味都是北方酒客常常下酒的好食物。

  至于南方人,比较偏爱的下酒菜有凤爪、八爪鱼等等。拿凤爪来说,无论是泡椒凤爪还是卤鸡爪、酱鸡爪,尝起来都是有滋有味,且鸡爪肉不占胃,下起酒来十分巴适——略带刺激的酒混合着鸡爪儿的浓香味下肚,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唯一的不便可能就是鸡爪的骨头太多,需要认真吐出,当然要是卤得很烂,直接吃下去也是无妨的。

  “老酒鬼”的最爱

  沿海常见的八爪鱼也是特别受很多南方人宠的下酒菜,它属于小船鱼鲜,因此不受休渔期的限制,市场每天都有卖。八爪鱼肉质紧实劲道Q弹耐嚼,回味还有那么一股鲜甜,和酒类是相反的味道体验,不知不觉中酒就喝多了。

  一口一个,滋味无穷

  还有名菜皮蛋。凉拌皮蛋像果冻一样弹软爽口,配上独特的咸鲜味,不仅适合下酒,还适合下饭。家里若是来客,凉拌一份松花蛋摆成花形上盘最合适不过了,食用时配以姜末和醋,口味好不说,还有辅助解酒的功效。

  别看不起眼,简直就是下酒菜中的扛把子啊

  另外,很多人喝酒还喜欢吃一些豆腐——豆腐不仅体积上比较有“存在感”、能够减缓酒精吸收,还含有丰富的半胱氨酸,有利于解酒。根据“饺子就酒,越喝越有”的说法,喝酒吃饺子也是不错的,因其一般是混合食物,营养丰富,且耐咀嚼、经吃,很有延缓酒精吸收的效果。

  切得越小,吃得越慢,聊得越欢

  饮与食的碰撞

  美食与美酒相伴相生了这么多年,光下酒菜都有那么多说头,可见食文化与酒文化从来是密不可分的,它们有一个统一的称呼“饮食文化”;同时,美食与美酒的结合也常常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比如自2018年起,泸州老窖特曲就在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指导下,携手中国烹饪协会在全国范围启动了“浓香正宗·中国味道”中华美食群英榜活动,至今已走过三季,成功寻味川、豫、粤、闽、鲁等十大菜系,在四川、河南、广东、福建、山东等南北省份近三十多座城市举办多场美食盛宴。

  三年来,泸州老窖特曲带着大家一起寻遍正宗华夏风味,还在所到之处的城市开展当地最值得吃的“中华美食群英榜·美食名店”,以及最值得吃的菜肴“中华美食群英榜·招牌好味道”评选活动,为全国老饕的美食打卡提供权威指引。

  在挖掘中国味道的过程中,泸州老窖特曲还邀请众多宗师主厨都参与助阵中华美食群英榜。比如在寻味浙菜时,令人闻过难忘的有李林生大师的翡翠虾球、朱启金大师创新的东坡牛扒、杭帮菜大师的鲜香芙蓉鳕鱼舫等等,它们不仅突出了浙菜的细、特、鲜、嫩,在吃的时候甚至能领略江南水乡的灵秀风骨、体会到历代文人的清美气质……

  同样,鲁菜的火焰糖醋鲤鱼、拔丝山药、白扒四宝,湘菜里的东安仔鸡、剁椒鱼头、鸳鸯蛋,也都是体会菜系本味的最正宗味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