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倚仗的便是这支十几万人的军队。
军队基地被秦王轰了,俘虏了好几万人,愿意回家的就发盘缠,不愿意的就招降,让他们加入大周军队。
北齐已经是大周的属地,便是改为加入周军,也没什么丢人的。
除了小部分要求回家乡外,大部分倒是愿意加入周军。
于是便发生了神奇的一幕。
秦王领军十万去攻打陆家,不但没有折损一兵一将,回来的时候反而多了七八万人。引的全城百姓都出门围观。
当然秦王并没有真的把这七八万俘虏都带到京都来。
京都这么大,也不能一下子装这么多人。从北齐回来的途中,每经过一地,秦王便把归顺的陆家军分散开来留在当地。
大部分都分在了各地卫所中。
如此一来,既不会给某地造成太大的养军压力,分散了的陆家君即便偶有异心的,也翻不起什么风浪。
这与当初对待九黎族人的法子是一样的。
允许九黎族人群居,那是为了保护他们不被欺凌,但不允许人数太多。以免他们不服管教造成什么乱子。
这个方法还是很奏效。
九黎人至今安分守己。
当然,他们愿意安分守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认为,他们的圣女就是大周国的二公主殿下。
圣女让他们融入大周百姓的生活,他们便遵从。
可以说,九黎人臣服的并不是大周皇帝,也不是皇后娘娘,而是他们的二公主殿下。
秦王大获全胜归来。
陆家溃不成军。
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以陆家庞大的体量,即便灭了他们的军队,短时间内也不能让陆家覆灭。
何况,迄今为止,陆家手里还握着萧子良。
虽说大周并不在意萧子良,但北齐的百姓在意啊。
在他们心里,萧子良就是萧氏皇族,是他们要效忠的主子。
若大周真的不顾萧子良死活,必然要引起北齐百姓的不满。
稳定,大于一切。
朝廷对北齐那边的统治,向来宽容,给了许多惠民便利。
如今北齐的王爷被抓了,朝廷能不管吗?
肯定得管。
帝后、太子领文武百官,亲自迎接秦王凯旋。
秦王骑在乌云背上,身披重甲,丰神俊朗,引得围观百姓阵阵喝彩。
人人都道秦王战神威武,不费一兵一卒,便平了北齐陆家那边的叛乱。
但秦王心里清楚,这次对陆家出兵,虽然没有折兵损将,但依旧耗费了上百万两银子的军资。
主要耗费在火炮上。
火炮的制作本就极度的昂贵,每一枚炮弹扔出去,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军机处众臣商议这件事的时候,曾经问过一个问题,到底是使用炮弹耗费的银子更重要,还是士兵的性命更重要。
在战争中,最底层的士兵的死伤也计算在成本中。
养兵贵,还是制造炮弹贵?
兵工厂那边有清晰的账目,养一个兵的费用,也很容易算出来。
对比出来的结果很惊人。
一枚炮弹的造价,竟远远超过了养一个兵需要的钱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