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有度文学 > 穿成大佬的锦鲤妻 > 第一百三十三章 吓呆
 
  一起的孩子们都是关系铁的,把姜舒晴当成亲姑照顾,从来不会说一句不是。这会儿他们见了树莓都开心极了,“这是小姑发现的,咱先紧着小姑装,剩下的再按人头平分。”

  一个半个的男孩儿提议,其他人纷纷附和,弯下腰就开始帮忙采摘。

  姜舒晴捏了一个,望着通红的树莓一时不知道怎么办。这里没有水,树莓又软不能往身上蹭,总不能直接放到嘴里合着尘土吃吧?

  姜玉萍笑着从腰间掏出个掉漆的水壶,洗了十来个放到她手中,把她拉着坐在树下,“小姑吃,可甜了呢!咱多摘点,回去让奶给您加了冰糖熬成树莓酱,放到罐头瓶子里装着,能吃好久呢。”

  大家的背篓都装满了,就姜舒晴的是空的,被几个娃可个劲地装着。

  姜舒晴尝了个树莓,酸甜得紧,着实好吃。她余光瞥见抹炫色,扭头便对上绿豆大的眼睛,竟然是一只野鸡!她下意识抓起地上的石头扔了过去,那鸡竟然噗通一声倒在地上。

  姜舒晴赶紧走过去,一手握上鸡脖子。

  “小姑,”几个孩子紧张地窜过来,见到她扭着脖子一脸害怕地捏着乱扑腾翅膀的野鸡,却依旧不愿意撒手。

  姜和善赶忙上去接过来,惊喜地问道:“小姑,您怎么抓到得?”

  猎物被人接去,姜舒晴长长松口气,指指地上的那块石头,咧着嘴笑着:“我打的!”

  姜和善检查了一遍,这野鸡身上一点伤都没有,“野鸡应该是被吓呆了,正好被小姑捡着。”

  “哎呀,这里还有好多蛋呢!”姜玉梅低声叫了起来。

  一共二十多个呢,其他孩子一脸羡慕地看着。

  姜舒晴指指鸡蛋,又指指孩子们,“一个!”

  “小姑,您的意思是一人一个蛋吗?”姜和善试探地翻译道。

  她歪着头眨巴眨巴眼睛,笑着点头,“见着了。”

  “我知道,小姑是说见者有份!”姜和平反应过来小声吵吵着。

  孩子们推让一番,最后每个人一个野鸡蛋,三五斤树莓。

  大家不敢明目张胆地拿出来,上面放了野菜,兴匆匆地回家了。

  五旗公社虽然没有太被外面的运动波及,但行事也不能太过,每家每户养鸡不超过十只,鸡蛋攒了换火柴、煤油、线头、盐,还得给家里的媳妇、闺女和近亲攒月子蛋,谁家结婚、老人生病等等都要从这里出。除了姜家疼闺女,每天保证姜舒晴一两个鸡蛋,谁舍得放开给孩子吃?一只鸡蛋四分钱呢!

  回到家,大人们还没下工,俩男孩儿便整理柴火、剁猪食,女孩儿们则喂鸡喂猪,烧火做饭。

  反倒姜舒晴这个大人坐在厨房外端着半碗树莓吃。

  等饭做好了,大人们也就下工了,姜母依旧是第一个回来的,先跟姜舒晴说了会话,一边给她烙饼,一边从她磕磕巴巴中了解了下午的事情。

  “我们家晴晴就是小福星,”姜母笑着说,“你出生之前下了半个多月雨,眼看着庄稼要被淹死了,结果你一生下来,天立马晴了。咱村里,前一天有四个男娃出生,后一天又有四个男娃,都说你是坐轿的小姐命,那几个男娃给你当轿夫呢……”

  “咱家晴晴现在好了,以后福气更多呢!”

  姜舒晴乖巧地坐在小板凳上,跟往常一样期待地看着锅里的油饼,指指那篮子鸡蛋道:“都吃,补补!”

  姜母笑着问:“这些可是晴晴找到的,都做了你舍得?”

  “一起找的,”姜舒晴说着自己站起来去拿,一手拿三个,瞧得姜母有些心惊胆跳,却没有阻止。

  “我家晴晴真得好了,”接过鸡蛋,姜母又是泪目地说了句。

  “炒柿子,好吃。”

  姜母连连应声,狠心用柿子炒了六个鸡蛋,要把姜舒晴那份拨出来单独吃。

  “一起,”姜舒晴坚持道。

  四个孩子满足地吃着半块油饼,夹了好几筷子香嫩鸡蛋,用玉米饼蘸菜汤,小脸上笑得灿烂。

  姜舒晴也跟着弯起嘴角,“明天,鸡肉,一起!”

  “行,明天让你大哥杀了鸡,中午炖土豆吃,下午炖白菜。”

  吃过饭后,姜母应孩子要求把树莓酱给熬制出来,盛了五个罐头瓶子。拿出一瓶,姜母想了想又多拿一瓶,喊来姜和善,“给景知青送去。”

  俩小子抱着树莓酱就跑了。

  “娘?”姜舒晴疑惑地歪着头,自家跟这个景知青很熟吗?

  “晴晴,是给你送牛肉干的景知青,”姜母耐心地跟她解释着,也不管她能不能听懂,细细地说:“他是个有本事的人,会开拖拉机呢。咱二大队刚集资买了辆,你爹便让他开,还给额外记工分。俩家走动多了些。前段时间他家里出了点事,请假回家,你爹允许了,这是分内工作。他偏偏记了情,回来给咱家送了不少东西。

  爹和娘看着都是些稀罕物,咱拿钱也买不着的,就收下来,虽然回了礼,但还是轻了些。今天这么酸甜的树莓酱可买不着,是个稀罕物。”

  “明天摘了送,”姜舒晴点点头,牛肉干味道特别纯香劲道,哪怕在现代也很难寻到如此正宗的了。

  “傻丫头,你们今天都摘完了,明天哪里还有?”

  “晴晴不傻,”姜舒晴觉得自己越扮演越像,恐怕只有小傻子才会坚持说自己不傻吧?

  “对对对,我们晴晴聪明着呢,”大家哈哈笑着。

  知青点在靠近后山的位置,那里有一长排青砖瓦房,原来是村里的祠堂,后来因为前几年的事情撤掉。谁都稀罕这敞亮的地方,最后是几个家里条件好的知青拿着钱租下来,成为了知青点。

  家世普通的知青承包了做饭、烧水、挑水、捡柴火等杂事,倒也免费住下来。

  “景知青在吗?”还没上坡,俩小子就喊起来。

  吃过饭,知青们都坐在院子里说话,冲了澡擦头发,穿着军绿色工字背心高大健壮的青年应了声。

  “今天我们在后山上摘了些树莓,奶熬成了酱,特别好吃,让给景知青送来两罐。”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