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有度文学 > 1949开国大典实录 > 中共中央迁入北平
 
从政治上考虑定都北平,毛泽东是经过深思熟虑的。1948年9月8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了“九月会议”,这是从日本投降以来到会人数最多的一次政治局会议。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根据中国革命的进程,提出了大约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从1946年7月算起),从根本上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日程表。对彻底推翻国民党统治后,中共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政权,毛泽东指出:我们是人民民主专政,各级政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各种政权也要加上“人民”二字,法院叫人民法院,解放军叫人民解放军,以示与蒋介石政权的根本对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不同于蒋介石独裁专制的国家政权,所以,在国都选择上不能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作为新的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在这次会议期间,毛泽东同当时负责1兵团在山西作战的徐向前进行过谈话,谈话中透露出毛泽东和平解放北平与定都北平的心愿。

毛泽东对徐向前讲:“如果阎锡山同意和平解放太原,那么,请他把军队开到汾孝一带,我们的部队开进太原,麻烦就少了。”

徐向前答道:“恐怕不太容易。我们曾采取多种方式争取和平解放太原,还动员阎锡山的老师带了以我的名义写给他的信,进太原找老阎。结果他不但不听劝,反而不顾师生情谊,把那位年近八旬的老秀才给杀了,可见他顽固得很。”毛泽东听后缓缓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讲:“看来太原不打是不行了,最好北平不要打。”“北平不要打”,目的是完整保存北平,以做未来人民共和国的国都。

为了实现北平和平解放,毛泽东指示要动员一切力量,积极做好北平守军长官傅作义及上层军官的统战工作。在中共强大的军事、政治攻势下,傅作义于1949年1月20日宣布接受和平改编,1月31日人民解放军开进北平,北平和平解放,古老的北平城得以完整保存。北平所有名胜古迹,都受到了保护,没有遭到任何损失,城市里的生产和生活秩序一切正常。

党内正式决定定都北平,是在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从乡村移到城市,提出要进行广泛的城市经济建设。在这一背景下,毛泽东提出定都北平。他讲:“我们希望四月或五月占领南京,然后在北平召集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并定都北平。”

在北平成立中央政府是当时许多民主人士共同的想法。新中国第一任北京市市长叶剑英在七届二中全会期间向毛泽东汇报了北平和平解放的情形。说到北平和平解放后,叶剑英讲,很多民主人士来信来电给我们,表示他们坚决拥护共产党,要与共产党更好地合作,并希望共产党在北平成立全国性政府。

毛泽东听后,脸上露出会心的微笑说,看来这些民主人士还不知道我们已经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把北平定为首都了,慢慢他们就会知道的,但是要最后决定还得开政协会议。

定都北平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从国际安全和国际政治格局作出的一个必要的选择。

1949年初,东北局城市工作部部长王稼祥抵达西柏坡的当日,就与夫人朱仲丽一起去看望毛泽东。毛泽东问他:我想听听你的意见,我们的政府定都何处?历朝皇帝把京城不是定在西安就是开封,还有南京或北平。我们的首都定在哪里最为合适呢?

王稼祥作了片刻的思考,然后回答说:“能否定在北平?”

毛泽东要他谈一下理由。王稼祥分析说:北平,我认为,离社会主义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国近些,国界长但无战争之忧;而南京虽虎踞龙盘,地理险要,但离港、澳、台近些;西安又似乎偏西了一点。所以,我认为北平是最合适的地方。王稼祥的看法与毛泽东以及其他中共领导人的看法是完全相同的,这种一致正是建立在对当时国际政治格局和国家安全战略认识上的。

在那时,按照薄一波的说法就是,“我们党要取得革命胜利,主要靠自力更生,也离不开国际的援助,首先是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援助。”定都北平正好可以更为方便、直接地得到社会主义阵营的援助。实际上,一边倒的外交格局和接受苏联的帮助,是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前后的一个基本方针。这一方针直接影响到了中共对定都的选择,而且在定都上,中共与苏联领导人交换过意见。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北平和平解放,这座历史古城迎来了自由民主的春天。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城市,中共中央决定进驻北平。

北平这座历史古城对毛泽东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毛泽东青年时期,为寻找改造中国的道路和方法,曾于1918年8月19日和1919年12月18日,先后两次到过北平。30年后历史巨变,已换了人间。在由农村到城市的伟大转折的关键时刻,在走向全国胜利的过渡时期,在即将打败国民党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的前夜,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率领中共中央机关浩浩荡荡地开向北平。

为了这个伟大时刻的到来,早在1949年1月,中共中央就已经成立了“转移委员会”,由周恩来主管,杨尚昆和曾三具体负责。

杨尚昆回忆说,他任中央办公厅主任之后经历了“三次大搬家”。一次是从延安撤到晋西北,一次是从晋西北东进到西柏坡。那两次,都是骡马驮运和两条腿走路,还要防备敌人的骚扰和空袭。从西柏坡进北平,是第三次大搬迁。这次可不同了:一是从乡村到大城市,准备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建立全国性的人民政权。二是军事上、政治上我们都掌握了主动权,交通运输有汽车,有火车。更为不同的是,人们的心理状态也发生了变化。撤离延安时,为了轻装,大家生怕东西丢不掉;这次相反,什么东西都舍不得丢,有的同志连一张木板床都想运走,总觉得过去的床睡着习惯、舒服,一定要搬走。在这种情况下,只好说服大家。三是进入北平,最尖锐的问题是安全警戒。北平是国民党华北“剿总”的所在地,原来特务机构林立,包括国防部的保密局、二厅、党统局,华北“剿总”二处,阎锡山的特务系统,还有美英的国际间谍等特务系统,另外还有从东北、华北和西北流窜进北平的暗藏特务,一下子不能都弄清楚。国民党北平的党政军机关虽然已被我军管或宣布解散,但社会政治环境一时还来不及清理。中央机关的搬迁和安置是一项必须做到万无一失的重大政治任务。

因此,在1月中旬的时候,杨尚昆先后派李克农和范离去北平选地。中南海曾经是国民党华北“剿总”的驻地,地处闹市,安全警戒条件不成熟。他们和叶剑英、彭真商量后,建议先以离北平市区20公里的香山为中央机关的临时驻地。那里林木葱郁,环境幽静,又有利于防空。中直机关当时共有工作人员5500多人,安置这么多人需要一个较大的环境。香山的慈幼院有一批现成的房屋可以利用,这个慈幼院是曾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的熊希龄创办的,只要牵动一家,将房舍略加修缮,便可供中央机关使用。双清别墅是熊希龄的住宅,可以供毛泽东临时居住。北平警备司令程子华和李克农一起去香山进行过勘察。

2月底,李克农对香山驻地的安排提出一个方案:为了保密,对外称“劳动大学”。第一站称劳大的筹备处,设在市内弓弦胡同15号。第二站称劳大收发处,设在青龙桥。第三站称劳大招待所,就进入香山。中央机关分驻在香山,军委机关分驻在西山一带,中央警卫和公安部门分驻在西直门、颐和园至香山一带。工青妇等群众团体为了便于联系群众,驻在城内。

周恩来十分重视中央的安全警戒问题。2月9日,陈云和罗荣桓从东北到西柏坡向书记处汇报工作,周恩来就提出请四野先抽调一个师到香山一带驻守,准备保卫党中央。在这之前,他还向杨尚昆介绍两个人,一个是搞扫雷的,一个是搞无线电的。他们和范离等一起,作为先遣人员去香山。后来,四野派吴烈所部一个师进驻香山一带,并在香山制高点“鬼见愁”上建立了一个高射炮阵地。

中央进北平交通电讯问题十分重要,早在1月下旬,北平和平解放已基本定局时,中央电召滕代远到西柏坡,商谈铁道部的工作问题。2月初,周恩来和滕代远、吕正操、黄克诚等商谈,布置中央机关进驻北平的交通安排。从西直门到香山,当时没有正规的公路,汽车上不去。于是,中央就从四野调来一个工兵连,用20天时间赶修了一条公路,汽车可以直上香山到双清别墅,这是党中央进北平前修的第一条公路。在搬迁过程中,广播不能中断。延安撤退时,新华广播电台先在瓦窑堡过渡了一段。中央到三交后,考虑到电台的功率大,容易被敌人的测向机发现,所以把它搬到太行山区去发播,但是呼号仍用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这件事曾弄得胡宗南晕头转向,到处找我们的电台。这次进北平前,杨尚昆特地请廖承志把电台广播的交替问题安排好。至于香山的电话,在中央进驻前已经接通。

3月16日晚,杨尚昆等将迁移的准备情况向朱德和周恩来汇报。朱德说:毛主席的意思是想在西柏坡再留住两个月,如果和平谈判,也可以在这里进行。但周恩来和任弼时主张快些进北平,因为北平的政治活动日渐频繁,中共中央偏居西柏坡,工作很难适应。比如,2月14日,颜惠庆、邵力子、章士钊、江庸等4位七旬老人作为“上海和平代表团”从上海经青岛飞达北平,要求会见毛泽东。经毛泽东同意后,他们由北平转飞石家庄,再乘车到西柏坡。15日,上海航运界代表也到达北平,前来商谈南北通航问题。25日,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谭平山等35位民主人士由沈阳到达北平。3月1日,中华全国学生代表大会在北平开幕。继此之后,中华全国文艺工作者协会、中国妇女首届代表大会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都将在北平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的各界代表纷纷奔向北平。北平的政治中心地位越来越显得突出。从客观需要到主观准备,中央机关迁移到北平的条件已经成熟。3月17日晚,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已结束,还在公报尚未发表时,中央书记处决定:23日启程向北平进发。

北平方面,成立了迎接中央迁入北平组织委员会,由叶剑英负责,成员有:聂荣臻、程子华、刘亚楼和李克农4人,并准备举行隆重的入城仪式。毛泽东知道后,主张缩小规模,减少浪费,改在西苑机场检阅驻北平部队,会见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

当进驻北平的日子正式确定下来之后,北平的迎接和准备工作立刻进入“一级战备状态”,特别是中央警备团更是进入“高度临战状态”。3月21日,中央社会部工作队在香山召开了联席会议。会议由中央社会部工作队队长王范主持。负责香山的郊五分局局长徐守身、负责海淀的郊六分局局长张峰、中央警备团便衣队负责人高富有都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决定,以高富有的便衣队为主,郊五郊六分局加上中央办公厅和驻防西郊的吴烈师联合建立一个检查站,分别设在西直门、海淀和青龙桥。同时成立颐和园调查组,香山分驻所和颐和园、西苑派出所。并且这一系列的工作要求在3月23日前完成,24日领发证件,勘察地形,对清华园附近、华北农村实验场周围和海淀街西口较复杂的零散居民区调查摸底。并于领发证件的当天晚上在海淀区的公路沿途,以及重点路口要害部位和复杂地区部署好警卫力量。

原来计划中,清华园车站不是重点警卫目标,而是前门,准备让毛泽东在前门车站下车。但是那天,打前站的工作人员觉得特务似乎在前门有动向,散兵游勇的活动过多,不安全,就坚决改在了清华园。城外安排了两个地方当车站,除了清华园车站外,另一个备用。

24日夜里,叶剑英与在涿县的周恩来通过电话后,清华园车站就热闹起来了,里里外外好几层警卫。中央社会部部长李克农、北京市公安局局长谭政文都亲临现场。高富有把他的便衣队从动物园拐弯处一直摆到香山,清华园到西苑机场一路上也都布置了便衣队。高富有自己还沿途检查了一遍,看看没有什么问题,就重点在清华园车站守侯了。

3月21日清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政治部保卫部长钱益民和司令部作战科长尹健带着100辆大卡车、20辆中小吉普车,分别从平、津两地出发,到西柏坡迎接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迁往北平。

3月22日晚,据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在头一天晚上,毛泽东批阅完最后一批文件后,站在窗前眺望着夜空,一支一支地抽起烟来。直到凌晨三四点钟,毛泽东才上床睡觉并吩咐值班战士9点以前叫他起床。是啊!这个日子来之不易,28年的浴血奋斗终于迎来了人民的胜利,这怎能不让他心潮澎湃呢!

3月23日上午,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五位书记,率中共中央机关就要离开中国共产党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离开被称为工校的中共中央所在地,告别这里的人民。临行前,毛泽东风趣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

周恩来会意地笑道:“我们应当都能考及格,不要退回来。”

毛泽东凝视车队将要开往的方向,坚定地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一定要考个好成绩。”

3月23日上午,春风拂面,阳光明媚。一个由11辆小汽车和10辆卡车组成的车队,浩浩荡荡而又井然有序地离开了西柏坡,沿着山间公路,向东北面的北平方向开去。车队的阵容是这样的:

第一辆是带路的小吉普;第二辆是毛泽东坐的中吉普;第三辆是家属坐的吉普;第四辆是刘少奇的小卧车;第五辆是家属坐的中吉普;第六辆是周恩来坐的中吉普;第七辆是朱德一家坐的中吉普;第八辆是任弼时一家坐的中吉普;第九辆是陆定一一家坐的小吉普;第十辆是胡乔木一家坐的小吉普;第十一辆是叶子龙一家坐的小吉普。另外,后边有5辆卡车载着少数机关工作人员和行李,还有5辆卡车载中央警卫团的手枪连和一个步兵排。有些机关工作人员为了沿途做准备工作,已先行出发了。

尽管山间土路弯弯曲曲、坎坷不平,且车轮过处,尘土飞扬。但毛泽东似乎全然没有觉察到这些,他的心情很好,与随行人员有说有笑。

突然,他若有所思地问身边随行人员说:“今天又是3月份,为什么老在3月份咱们有行动呢?你们记得这几次行动的时间吗?你们说说。”

“1947年3月18号撤离延安。”卫士长阎长林回答说。

“去年3月份呢?”

“去年3月22号,我们由陕北米脂县的杨家沟出发,向华北前进。”又有人回答。

“今天是3月23号,与去年3月22号只差一天,我们又出发向北平前进了。三年三次大行动都是在3月份。明年3月份应该解放全国了。等全中国解放了,我们再也不搬家了。”毛泽东这么一说,大家都笑了,心情激动不已。

毛泽东又问大家:“进北平是要进的,但没有想到有这么快。你们想到了吗?”

卫士长回答说:“毛主席讲过,三年到五年打败蒋介石,五年以后打败蒋介石也很好啊。我们也没有想到,撤离延安两年就进北平。”

毛泽东点燃一支烟,不无感慨地又讲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他说,我们的胜利来得快,我们没有想到,蒋介石更没有想到。他天天想消灭我们,反而被我们消灭了。他向他的美国主子要钱要物,要新式武器……又用美国轮船、汽车、火车和飞机,把他的军队运到前线。他向美国主子保证,提出三至六个月在中国的土地上消灭共产党,消灭八路军。

停了一会,毛泽东更为激动地说,他们的人多武器好,又有物资保证。我们人少武器差,又是缺吃少穿,什么都没有保证。但是,他没有能消灭我们,反而被我们打败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有什么奥妙呢?道理很简单,这就是因为蒋介石发动的战争是反人民的,是非正义的,人民反对蒋介石发动内战,人民也反对他再继续残酷地剥削人民、压迫人民。最后,毛泽东用一句话做出结论说,人心向背,这就是决定了我们必定胜利,蒋介石必定失败。

一路上,两旁的田间里,在劳动的都是老人、妇女和少年儿童,很少有青壮年男劳力。见此情景,毛泽东叹了一口气说:是呀,为了战争的胜利,农民们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啊……整个解放战争如果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援,要想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

车队原计划第一天赶到保定,可是因为路不好走,没有完成原定计划。天黑以前,毛泽东一行就在唐县附近的东淑闾村村民李大明家里住下了。

第二天,即3月24日上午,汽车继续向保定前进。离保定越来越近,路也越来越好走,车子也跑得越来越快了。在离保定还有几公里路程时,后边汽车的喇叭响了,司机老周便停下车。不多时,周恩来的车赶了上来,周恩来走了过来,对毛泽东说:“主席,前面就是保定城了,是不是停一停,扫扫身上的尘土,洗一洗脸?”

毛泽东说:“好吧,咱们休息休息。我们的汽车在前面,我们占便宜了,尘土少些。要等一等后边的汽车,一块进保定城。”

这样,大家都下了车,打扫了一下身上的尘土,洗了洗脸,休息了十几分钟后,又向保定进发了。

保定是河北省委所在地。汽车开到保定城西门外广场时,毛泽东嘱咐司机:“开慢一点,等等恩来他们。”汽车便慢慢开了一会儿,后边的车也都跟上来了。这样,十几辆汽车,便一起往保定西门外省委机关大院开去。

因为车辆多,目标大,许多老百姓便朝着汽车跑来。有的人边跑边说:“嘿,快看!哪来的这么多小汽车呀?”有的说:“这么多的小汽车,里头肯定是当大官的。”由于刚刚解放,为了安全起见,卫士长阎长林便对司机说:“开快点,不然老百姓会把车围住的。”

不料毛泽东却完全不这样想,他见司机加快速度,就阻止道:不要开快了,应该慢点开。你们看,这里人很多,开快车要出事的。万一伤着老百姓,那就不好了。他们想看就让他们看看嘛。因为他们知道这是自己人坐的汽车嘛。如果这里开来的是日本人坐的汽车或国民党坐的汽车,老百姓不但不看,恐怕还会远远躲开的。说完,毛泽东坐在汽车里往外看,还不断地向群众招手致意。

汽车开进了省委大院。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走下汽车,受到了河北省委领导的热烈欢迎。

休息一会后,河北省委领导陪毛泽东等中央首长共进午餐。

吃饭时,毛泽东指着一盘清蒸鲤鱼问省委书记林铁:“这鲤鱼是从哪里来的呀?”

林铁说:“是白洋淀的鱼。白洋淀就在保定以东七八十里远的地方。保定吃的鱼,大部分是从白洋淀来的。现在市场上能买到鱼,买到菜,城里的饭馆也不少了。保定刚解放不久,但变化还是不小的。”

听了林铁的回答,毛泽东不无感慨地说:敌人在这里占领了那么多年,在敌人占领时期,这一带的人民群众可遭了大难呀。解放才几个月,看来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今后还要抓紧,以后就好办了,人民群众的心情安定了,工作就好做了。饭后,中央领导听取了林铁的汇报。

林铁在汇报中,主要讲了保定解放几个月来省委所做的工作,以及当前要抓的几件主要事情。他谈到,由于我们长期在农村搞工作,习惯了,不能适应城市工作,一开始也遇到不少问题。我们已经体会到,城市的工作很复杂,做了这几个月的工作刚摸到了点头绪。林铁说,现在除了支前外,首先要抓的就是城市恢复工业生产,恢复商业,开门营业。农业也要很好地去抓,先解决老百姓吃饭的问题。还要动员大量民工,尽快把京汉铁路恢复起来。他还谈到,由于敌人长期以来的反动宣传,说共产党共产共妻杀人等,所以群众对我党还抱着怀疑的态度,特别是民族工商业者还有顾虑。再有恢复生产,保证市场供应,各方面问题不少。听完汇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表示赞许,并分别做了重要指示。

毛泽东首先说,工作千头万绪,要抓党的领导,抓党对城市各项政策的宣传和实行,要使各界人士都能认清形势,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同我们合作,恢复和发展生产,繁荣市场,解决多年来战争带来的创伤,为将来工农业的恢复和发展打好基础。

毛泽东强调,在城市中,不要把在农村中斗争地主和对待富家的办法拿来对待资本家,要按中央的政策办事。毛泽东还提出了恢复京汉铁路交通的问题,说这不仅是战争的需要,而且也是和平建设的需要。林铁代表省委当场表示,一定尽快做好恢复交通这一重要工作。

刘少奇指示说,这里也算是先解放的城市和地区,希望河北省委很好总结一下党组织在城市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的经验。他说,这方面的经验,对新解放的城市和地区来说,是很需要的。

周恩来指示河北省委要向资本家和保定地区上层的各界人士多多宣传中央公布的城市政策。对资本家要保护,要帮助他们恢复和发展生产,使民族资产阶级和我们长期合作,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为建设我们伟大祖国做出贡献。

朱德最后说,保定是河北的省会,是北平南大门的重镇,保定建设好了,将来对支援北平这个大城市,一定是贡献很大的。朱德强调说,刚解放的城市,要教育干部和群众提高警惕,防止敌人进行破坏和捣乱。

汇报会一直进行到下午3时多。这时,河北省负责保卫的人员来请示林铁说,街上有人认出了毛主席和朱总司令,中央首长出发之前,是不是要停止一切行人通行、要净街?

周恩来立即说,安全工作要布置好,要保卫毛主席和中央同志的安全。但不要净街,不要限制群众的自由,更不能影响商店开门营业,主要的是要把街上的交通秩序搞好。

又谈了一阵子后,周恩来对毛泽东说:“该出发了,行动吧!”

毛泽东说:“好,行动!”

汽车出了保定后,道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不过总算比昨天的土路好走一些了。当汽车来到大沙河桥头时,这座桥已在战争中被破坏了。这是一座木架结构的桥梁,不少木头也没有了,桥面上都是大大小小的窟窿。毛泽东对周恩来说:“恩来,这桥看来是不好通过呀。”

周恩来说:“想想办法。”最后按司机的办法,车上的人下来,东西也拿下来,开空车过桥,这样才得以开过桥去。车开过桥后,人才搬着东西走过桥去。

当天下午来到河北省涿县。到城门口时,持枪哨兵挡住了汽车不让进城。卫士长阎长林忙下车向哨兵解释说:“这是首长的汽车,有紧急任务,请你们不要挡车。”

哨兵说:“那也不行,没有我们领导的命令,不管你是谁,就是毛主席来了也不行,我们要执行命令!”然后一个哨兵进城找他们的领导去了。毛泽东对卫士长说:他们做得对,不要紧,可以等一等。

正在大家等得着急的时候,中央机关打前站的人和涿县县委领导,急急忙忙从城里跑来,边跑边喊:“进!进!快让汽车进去!”哨兵这才敬礼放行。

汽车在涿县街上通过时,毛泽东看到素以“商旅辐辏,货物云集”著称的涿县,街上冷冷清清,即使开门的店铺,货物也不多,心里纳闷起来。他走进一家杂货店,一边买烟一边问:近来买卖兴隆么?卖货人回答:“比战时好多了,但是,市场没回城,买卖难兴隆呀。”

晚上,涿县县委书记王成俊向中央领导汇报时,毛泽东问:据说过去涿县县城很繁华,眼下却挺冷清。“市场没回城,买卖难兴隆”,是这么回事吗?

王成俊回答说:“国民党94军在这里驻防时,为了‘防共’,把所有的小商小贩都赶到东关去了,不让人们进城里来。解放后,我们还没有顾得上这个市场问题。”

毛泽东听后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老百姓关心的,正是我们要办的。解放了,工作千头万绪,要抓主要的,就是着眼于进行和平建设,恢复和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没有市场不行,要尽快把市场迁回来。“请主席放心,我们一定尽快办理!”王成俊坚定地向毛泽东做了保证。

夜幕笼罩了涿县县城,毛泽东等中央首长当晚就在涿县住下了。

天黑以后,叶剑英和滕代远两人匆匆赶来涿县,向毛泽东等中央首长汇报了进北平城的具体安排。

叶剑英说,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乘火车进北平,经过丰台,然后到清华园火车站,下火车后,改乘汽车夜宿颐和园。明天,即3月25日下午,在西苑机场举行入城式,检阅部队,接受各界代表的欢迎,与民主人士见面。

接着,叶剑英又汇报说:“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北平是胜利后进城,有人主张声势要大一些,仪式要隆重一些,让北平人民夹道欢迎,造成轰轰烈烈、声势浩大的气氛,以便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传,扩大中国革命的影响。”

听完汇报,毛泽东和中央首长们一致认为,这个时候进城场面不要过大,不要动员那么多的群众,到全国革命取得最后胜利的时候,再组织群众很好地庆祝庆祝。

接着,具体研究了从涿县出发的问题,决定第二天凌晨两时半,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陆定一和胡乔木等,先乘火车进北平,其余的人乘汽车随中央机关出发。叶剑英说:“中央机关的住房已经安排好了,到北平广安门后,有人负责带路,中央办公厅系统都住在香山。”

周恩来提议:到北平住下以后,要在西苑机场举行入城式。先检阅部队,然后与各界代表见面,特别是与那些知名党外人士,如张澜、李济深、沈钧儒、陈叔通、郭沫若、黄炎培、柳亚子、茅盾等见面。这些人过去就和我们合作共事,今天胜利了,他们更高兴了,他们急于想见到我们。他们也在考虑今后怎么办?成立新政府后,他们能安排什么工作等等。周恩来还说,关于党外人士如何安排工作的问题,我们到北平以后,还要召开各种会议征求意见,进行协商。

毛泽东说:我赞成恩来的意见。对做过贡献的民主人士和各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应该在政府里安排适当的职务。在蒋介石反动统治下,由于各个时期的情况不同,他们所采取的斗争形式也不同。有时是公开的,有时是秘密的。他们的斗争很坚决,不怕抓,不怕关,不怕杀,在斗争中做出了贡献。那个时候,在蒋介石的血腥统治下,他们能做到那样就很不简单了,对他们的要求,不能和对共产党人的要求一样。

说到这里,毛泽东颇有感触地说:明天我们就要和他们当中的一些人见面了。明天见面,是他们欢迎我们,也是我们欢迎他们,并向他们表示感谢。我们希望他们继续同我们合作,在今后的政府工作和其他工作中,他们能够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毛泽东决定,党中央进北平,是党和军队胜利的历史上最有意义的大事,叶剑英、聂荣臻、彭真等要计划好,安排好,中央派周恩来主管这次进城活动。

3月25日凌晨2时,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精神焕发,毫无倦容,健步跨上了去北平的专列。1918年的8月,毛泽东曾到过北平。

那次在北京居留五六个月,最重要的收获是开阔了眼界,从李大钊等人那里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为他一生的革命道路确定了方向。

“三十一年还故国”。毛泽东此时已由一位不被人放在眼里的青年学子成长为即将执政的政党领袖。这次进北平,不是来求学问业的,而是来建设一个新社会的。此时此刻的毛泽东,怎能忘记当年指导引路的思想老师呢!

这时,他又一次谈到了30年前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在北平的艰难奔波,谈到了帮助和指引他的好老师李大钊……他心潮起伏,感慨万端。

谈着谈着,火车开慢了,慢了。随着汽笛一声长鸣,火车“呼哧、呼哧”地吐着气,终于停了下来。

毛泽东第一个走下火车。聂荣臻、彭真和李克农等,早已在车站迎候,他们快步上前,同毛泽东等中央首长一一握手问候。

火车到北平清华园车站,毛泽东等没有在火车站休息,随即改乘汽车前往颐和园。

终于踏上了北平的土地!毛泽东异常兴奋,不停地同汽车司机孙长金交谈。问他是哪里人,以前干什么……

1949年3月25日,党中央和毛泽东进北平,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从农村包围城市到由城市领导全国的转折点。中国历史将翻开它新的一页!车到颐和园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下了车,登上山坡后举目远眺,昆明湖碧波荡漾,颐和园亭台楼阁,雕梁画栋,果然名不虚传。接着,他们走进了预先安排好的益寿堂休息。

在大家稍事休息,洗好脸后,就准备吃饭。待各位坐定后,叶剑英高举酒杯说:“请主席喝杯酒吧。今天是很值得纪念的日子,应该喝一杯。”

毛泽东高兴地答应下来。他笑着说:好,咱们都干了这一杯。接着大家相互碰杯。

这顿饭很丰盛,是叶剑英和彭真特意安排的,有昆明湖的鲜鱼,玉泉山的大米……

吃饭时,彭真和聂荣臻又谈了西苑机场检阅的事。彭真说,下午5时在西苑机场举行入城式,检阅部队,同北平市各界群众代表,以及各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见面。他说,各界群众代表近万人,都是和各区各部门协商定下来的。有工人、农民、市民、学生、机关干部等。民主党派领导人和知名人士100余人,他们接到去西苑机场开会的通知,知道是毛泽东来北平了,都高兴极了。

聂荣臻接着说,经过研究,阅兵仪式在西苑机场比较合适。那个地方靠近山区,好防空。地方也大,部队和群众都能摆开。下午5时开始,也有利于防空。就是离市区远了点,没有公共汽车,交通不方便。部队和民主党派领导人以及民主人士,都有车坐。有一部分群众可能坐不上车,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正想办法解决。

早饭后,叶剑英、彭真、聂荣臻、李克农等离开了益寿堂,到西苑机场准备去了。中午,周恩来也去西苑机场察看。

周恩来从西苑机场回颐和园后,向毛泽东汇报说,决定下午3时半从颐和园出发。他强调说,这段路一般要不了一个半小时,但因路窄人多,马车也多,路上不顺利,可能耽误时间。但不管怎样,我们一定按时到达。城市人一般时间概念很强。我们这次是进城的第一天,一定要按时到达。早到了可以先休息一会儿。

根据周恩来的安排,下午2时多吃午饭。饭后休息了一会儿,就准备出发。出发前,周恩来说,检阅部队以后,再会见各界群众代表和各党派的领导人,因为时间的关系,加上人数太多,不多谈话,只是见面问候一下各党派领导人和知名人士,以后有机会了再同他们详谈。

听完周恩来汇报后,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林伯渠于下午4时半乘汽车从颐和园出发,于下午5时,在军乐声与欢呼声中来到西苑机场。千百张笑脸在欢呼歌唱,千百双眼睛都望着一个方向。毛主席来了!毛主席来了!军乐大作,欢呼声震天。北平市市长叶剑英首先迎向了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林彪、聂荣臻、贺龙等趋前迎接。

工人、农民、青年、妇女各界代表,满怀热情与希望来迎接自己的领袖。毛泽东、朱德等首先和工人代表一一握手,工人代表紧紧握着毛泽东的手不放。毛泽东走到妇女代表面前,和李德全、蔡畅、邓颖超握手,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李秀镇握着毛泽东的手说:“毛主席您可好,您真是我们的大救星。”毛泽东一行来到160多位民主人士的欢迎行列,高兴地与他们相见,热烈地与沈钧儒、郭沫若、李济深、黄炎培、马叙伦等一一握手,互致问候。对和平解放北平有功的傅作义也来欢迎,毛泽东与他合影留念。

受阅部队由第四野战军的三个步兵团,一个摩托化团,两个炮兵团,一个坦克营及英雄模范功臣代表连以上干部组成,刘亚楼任阅兵总指挥。

接受人民领袖的检阅,这是无尚的光荣。从3月20日接到受阅任务后,受阅部队就开始动员、准备。擦拭武器、洗刷军装、操练队形、整顿军容风纪。

检阅当天,3月25日上午,41军军长吴克华和政委莫文骅带领受阅部队,按时赶到西苑机场。坦克炮塔上的一面面红旗在春风中飘舞,大炮、装甲车排成整齐的队列,和握枪的步兵战士一起等着那个幸福的时刻。

莫文骅来到队列里,有战士问:“政委,今天是谁来检阅我们?”

“你们猜猜看?”

“是总部首长?”

“不,是中央首长?”

莫文骅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大声说:“同志们,是毛主席和朱总司令!”

战士们欢呼起来:“呀,我们要见到毛主席啦!”

为了做到万无一失,阅兵总指挥、平津前线司令部参谋长刘亚楼还特意预演了一下报告词。他对吴克华说:“吴军长,你来当主席和朱总,我给你先报告一下。”吴克华连连摆手,说:“不行,不行,我怎么能代替主席和朱总呢?”刘亚楼说:“我不练习,一会儿报告出毛病了,你负责?”吴克华说:“好好,我就当一回主席和朱总。”笑声中,一切都准备就绪了。

当一发银白色照明弹腾空而起时,检阅正式开始了。毛泽东登上第一辆浅绿色吉普车,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林伯渠等也依次登车。乐队高奏雄壮的《解放军进行曲》。第四野战军参谋长、阅兵总指挥刘亚楼响亮地向毛泽东报告:“受检阅的部队全部到齐!”

毛泽东在刘亚楼的陪同下,缓缓行进。50门六○炮陆续发出500发照明弹,犹如千万颗亮晶晶的星星高挂空中。坦克炮塔上飘着红旗,坦克手精神百倍一齐向自己的领袖们敬礼。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无限欢欣,含笑还礼。受检阅的成排的高射炮、榴弹炮、重炮,全是得之敌人的美式武器。摩托化步兵,乘坐卡车的战士们个个雄姿英武。参加检阅的还有:李涛、叶剑英、彭真、王稼祥、李立三、刘宁一、聂荣臻、贺龙、李克农、滕代远、林彪等。

检阅首长到了经历过无数艰辛战斗的英勇步兵面前,英雄的步兵行列里的几十面英雄奖旗,迎风飘舞。每一面旗都有它独有的光荣,每一面旗都有它特殊的功绩。塔山英雄团这面血染的大旗,显得格外鲜艳壮丽。毛泽东乘的吉普车行进到塔山英雄团前面时,刘亚楼向毛泽东报告英雄团的事迹。毛泽东看到了胸前佩戴着奖章的战斗英雄,举手向他们敬礼。毛泽东的目光始终亲切地注视从炮兵到步兵的每一个战士,而每一个战士又都目不转睛地望着自己的领袖,领袖的心和战士们的心紧紧连在一起。这时,军乐队奏起《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的乐曲,表达了人民军队决心永远跟着共产党,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去战胜所有艰难险阻,迎接新的伟大胜利。

车到之处,“毛主席万岁!朱总司令万岁!”的欢呼声就如倒海翻江,汹涌澎湃。阅兵结束后,毛泽东同工人、农民、青年代表及民主人士一起,拍了一张照片。这是团结的象征,这是胜利的象征。检阅结束后,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驱车前往早已准备好的中共中央驻地——香山。

第四章“去”和“留”的彷徨与抉择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