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有度文学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五百六十章 毛玠和崔琰之死
 
  曹操就是陷于这种左右为难之中,长期不能确立嗣子的人选,致使自己的下属在这种形势之下,分成了拥丕派和拥植派两个集团。

  还好曹操虽然心意难定,但也没有出了昏招,曹植和曹丕始终没有拥有过独立的军权,所以争夺嗣位的斗争才没有演变成为“全武行”。

  而拥丕派和拥植派两个集团的影响力,也仅仅限于文臣之中,武将这边基本上都没有涉足。

  在这两个派系里面,拥丕派里面最著名、智谋最高的就是贾诩了,而拥植派里面则是杨修。

  两派各自结为党羽,设计谋,造舆论,尔虞我诈,互相倾轧,但是按照实际来说,却是曹植占了上风,因为这个时候虽然嫡长继承制尚未算根深蒂固,但是历史上诸多例子,都已经证明了不立嫡长子容易造成权力交接的不稳,加上之前发生的袁绍和刘表的例子,曹操应该心中有数,立曹丕才是自己百年之后,曹家势力不会出现意外的最好办法。

  由此也可以推出贾诩为什么会贸然支持曹丕的原因了,理论上来说,贾诩此人是一个万事优先自保的人,有怎么会轻易投身进夺嫡这种随时丧命的政治斗争里面呢。

  但是贾诩前半生作的恶事太多,又彻底投效了曹操,如果曹家势力一旦崩溃的话,最有可能取得天下的就是刘备一方了。

  而刘备若然汉室三兴的话,清算贾诩这种为祸过汉室的人基本上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所以贾诩下死命帮助曹丕,可能并非是政治投资如此浅显,而是为了确保自己去世之前,庇护自己的曹家势力不会崩溃而已。

  贾诩劝说曹操立曹丕的理由,身为优秀政治家的曹操当然明白,但人就是这样的了,虽然明白到怎样做是最好的,但是感情上有时候就是无法确定应该怎样做,所以贾诩的劝说,并没有达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贾诩这边没有一举确立曹操的心意,杨修那边就屡屡发力,助曹植数次在曹操面前取得了好印象,使得曹操将曹植立为嗣子的心思愈发炽烈,曹植“几为太子者数矣”。

  发展到后来,曹操甚至亲自下台为曹植助力,不但亲自就嗣子人选征询朝中重臣,甚至还通过密信征询一些镇守四方的重将。

  其实这个时候,曹丕作为曹操的继承人已经被培养多年,曹操如此询问,使得许多朝臣都明白了曹操的心思明显是偏向了曹植。

  其中朝臣里面,以毛玠和崔琰的言论最为激烈,毛玠说“近者袁绍以嫡庶不分,覆宗灭国。废立大事,非所宜问。”,直接拿袁绍父子来说事,奉劝曹操莫要重蹈覆辙;而崔琰说“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这就更为极端了,直接拿死来劝谏。

  但是曹操一世枭雄,被崔琰这样硬怼,也当即回击,将崔琰由尚书贬为中尉,并将崔琰嫁给曹植的兄女赐死。

  后来曹操立曹植之心更是明显,不但让自己心腹丁仪、贾逵、王凌、孔桂、邯郸淳等人与曹植交好,还令丁仪打压崔琰、毛玠、徐奕、桓阶、何夔等支持曹丕的人。

  甚至发展到最后,还以文字狱的方式杀了崔琰、毛玠两人,崔琰只是在曹操受封魏王的时候说了一句有歧义的话,就被曹操下狱问罪致死;毛玠则是在崔琰被下狱后说了句同情的话,被人诬陷其对曹操统治不满,于是就立刻被曹操问罪下狱。

  本来毛玠深谙律法,与当时的大理钟繇据理力争,又得不少朝臣求情,是十分有机会能够摘清自己的,但是曹操竟然以时有军事,不便核实案情为由,罢黜毛玠,毛玠出狱,归家后不久即病逝。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