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仅仅凭借原来的这套设备是不行的,庄文又对这套设备进行了升级,增加了一些东西,去掉了一些东西,优化了一些东西。
其实更好的实验设备需要机械脉术模型的支持,不过那就意味着这个实验目前其他人无法重复,那就是没有意义的。
只有其他人也可以完成这个实验,这个实验所证明的东西才具有普遍意义。
做实验之前,庄文再次把实验过程中需要顾筱怜注意的地方强调了一遍,而后两人便开始启动机器,进行实验。
这项实验的关键不是要这个现象,而是要精准地记录粒子消失到再次出现的这段时间。
这个时间很短,记录它需要的钟表自然也不是普通的表。
一个脉原子钟。
脉原子钟,全称是“脉能粒子冲击震荡原子钟”,它的原理是根据在特定的能量场的刺激下,一个脉能粒子挣脱脉原子的束缚后产生的冲击震荡的频率,来获得节拍。
一个脉原子钟的精度可以达到每三十亿年才误差一秒。
这样的一台仪器不便宜,售价达到了三百万脉。
对此庄文没有丝毫的犹豫。
这东西之后很多的研究都需要,精密的计时是一个很必要的条件。
“最后确认实验环境。”庄文说道。
顾筱怜立刻拿着一个本子,一项项对照着说道:“一号机器运行正常,启动中……光环境正常……真空环境正常……所有实验环境条件查验完毕,正常,可以实验。”
庄文继续道:“好,实验正式开始,开启录像,开始实验,启动机器……”
庄文一边说着,一边查看每个设备的运行状况。
这个实验实际上做起来时间很短,关键是前期的实验条件的准备以及试验后对实验结果的拾取和分析。
而且,实验一次的时间短,并不代表整个实验完成就时间短。
为了获取最有效的数据,这个实验庄文至少要进行一千次以上,每一次,都要等设备和环境恢复。
所以,这一项实验,重复的检查和数据整理,两个人就忙活了半个月。
这种日子很枯燥,庄文可是要让顾筱怜体会到科研的乐趣的,于是很是热情地在实验的过程之中把自己的理论讲给她。
庄文自己说得很高兴。
嗯,顾筱怜也是听得很认真。
但是好像并没有庄文想象之中的,对科学的热爱。
她好像一天最高兴的时候就是在晚上。
两个人贴身肉搏的时候。
尽管她总是,一直都是输掉的那个。
她却是还很兴奋。
这让庄文有点泄气,难道空间压缩理论不香吗,为什么她的兴奋点在这上面?
女孩子家家的,做个文文静静的学者不好吗?
都被拓跋玖玖那个疯丫头给带坏了。
第一个实验完成了,关于第一个实验的论文庄文也写好了,并且在一月二十八号这天发到了《发现科学》的投稿邮箱里。
二月四号,他的论文出现在了新一期的《发现科学》上。
对于庄文的论文,不说学界,就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都是很有关注度的。
这个世界,一般情况下,所有的经过审核的三级以及三级以上的论文,在期刊出版一周之后,就会同步到“帝国论文在线”上。
在这个网站上,学者可以下载各种文献。
现在庄文的每篇论文,下载量都超过了一千万!
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
毕竟他的论文没多少人可以看懂,那都是高级知识,没有研究生学历看起来还是很费劲的,一般的大学生绝对是看不懂的。
所以,对于一般人而言,下载是没有用的。
能够达到整个下载量,这证明了庄文的学术在学术界的地位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
至少,应该有着专家学者非常的认同。
庄文围脖上的粉丝已经超过了一千万,其中不少人都是研究生。
甚至有一些人,专门就是研究庄文提出的东西。
当他的论文出现,立刻就有人发到网上,展开了讨论。
论文的名字很短,叫做【空间压缩理论研究】。
【摘要:详细阐述了对于空间可压缩理论的研究。指出了可能存在的虚粒子的能量单位,实验测定了一定能量压力下,一定单位虚粒子受到压缩之后的压缩特性。】
庄文的这篇论文,是利用之前在粒子对撞研究所发现的泯灭现象的规律,结合这次实验的测量分析结果,而后写出来的。
当初在研究所研究的粒子泯灭现象规律,是指两个粒子对撞泯灭之后,它所溢出的能量的规律。
以一个脉能粒子为单位,溢出的能量大概是0.312单位,也就是说,按照庄文的粒子猜测理论,那种可能的存在的新型粒子,它的能量单位是1.688。
而在这篇论文之中,庄文假设一个脉能粒子受到冲击之后,在没有消失的情况下,穿越一定空间距离所需要的时间。
如此,再计算出脉能粒子消失再出现的时间,就可以获得压缩空间之后所减少的时间,进而可以得到一个比值以及一个公式。
实际上,仅仅其中的很多东西还只是一种猜想,就算是有实验数据,也只是一种猜测。
其中所有理论正确的基础是真的存在一种新的空间粒子。
一旦这种粒子被发现,这套空间压缩理论就可以作为一套成熟的理论被使用。
可以说,庄文提出了一个猜想。
也因为如此,在这篇论文出现不久,其中的种种,就被群众命名为了“庄文猜想”。
一些庄文的粉丝,研究生或者教授级别的粉丝,开始尝试着去证明这个猜想。
不过很显然,他们毫无进展。
想要证明这个,必须要实实在在地发现新粒子才可以。
网上风起云涌,学术界也因为这篇论文产生了一些波澜,但是作为事件发起者的庄文却是对此并没有太多的关注。
他的时间很宝贵,可不会浪费在对别人的意见的评判上。
论文上传之后,他就紧接着开始了第二个实验。
如果说第一个实验是为了给新粒子的发现做一个铺垫,那么第二个实验则是为了给机械脉术模型理论的发表提供一个前提。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